疫情期间骗子猖獗 虚假购物类诈骗案多发
上海警方精准“隔离”涉疫类诈骗
本报记者 余东明
□ 本报见习记者 张海燕
“您好,张先生,我是××金融服务平台客服,我们服务业务就要下架了,请您尽快注销账户。”今年4月,家住上海的程序员张先生接到了一通自称某知名金融服务平台的客服电话。最终,在对方的诱骗下,张先生账户里的125万元存款被转走。
这是上海市反诈中心近期公布的一起典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例。
近日,《法治日报》记者从上海市反诈中心获悉,疫情期间,虚假购物类、冒充电商客服类、刷单返利类等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多发,“假冒金融客服”“领取工资补贴”“游戏账号装备”等成为不法分子伺机作案的新套路。
针对疫情期间电信网络诈骗新趋势,上海市反诈中心从拦截、预警、劝阻等多个维度综合施策,做到见招拆招、以快制快、精准反诈,全市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涉案金额实现同比“双降”,有力维护了市民群众财产安全。
精准防范阻隔诈骗
在上海市反诈中心动态预警数据模型中,记者注意到,很多关键词已被列为高频涉诈词,系统一旦识别,便会及时向市民群众发送提醒短信预警。
据反诈中心民警介绍,疫情期间,市民群众减少流动,但各类网络诈骗案件数量却未明显减少,其中“游戏账号充值、装备交易”类案件持续多发。特别是5月份以来,上海市反诈中心先后接报了数十起以领取“居家、隔离补贴”为由的“木马钓鱼”类案件。
在游戏账号充值类诈骗中,不法分子打着“高价收购、低价充值、免费领取”等幌子,吸引网游爱好者上钩入套。结果可想而知,有的私下交易损失了游戏账号装备,有的扫描点击虚假二维码、网址链接被骗走了多年银行积蓄,有的更是落入连环套被忽悠支付了高额的“保证金”“解冻金”。
在以领取“居家隔离补贴”为由的“木马钓鱼”类案件中,警方经研判发现,系不法分子通过入侵部分企业公司邮件系统,冒充公司财务或行政等部门向员工群发邮件,谎称“可申领工作补贴”,诱导受害人扫码登录“钓鱼网站”,在获取受害人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后,实施盗刷行为。
对此,上海市反诈中心结合每日滚动警情,重点针对高频涉诈关键词,动态搭建预警数据模型开展前端过滤,尽最大努力将诈骗“触手”隔离于市域之外,日均预警发现各类潜在受害人12.5万人次,同步发送提醒短信预警。针对高危潜在受害人,反诈中心有效结合智能语音和人工电话手段开展劝阻,日均拨打劝阻电话超3.5万通,单日高峰值更是一度达到5.5万通。
快侦快处全力挽损
在微信群里发布“代购生活物资”,等拿到代购款便解散群聊玩“失联”。5月初,上海市反诈中心牵头普陀分局便对这样一起以代购生活物资为由实施诈骗的案件开展研判,先后串并本市长宁、宝山地区3起案件,并迅速锁定活动于浙江省某市的犯罪嫌疑人王某。在沪浙两地警方联手下,王某被成功抓获,目前返赃退款及案件侦办等工作在进一步开展中。
据了解,针对全市涉疫类诈骗警情,上海公安机关始终坚持“快速反应、快速研判、快速查处”,以“零容忍”的态度打早打小、露头就打,坚决遏制此类违法犯罪活动滋生蔓延。尤其对于以“社区团购、代购跑腿”等名义实施诈骗警情,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牵头组建打击工作专班,主动干预、集中研判、重点攻坚,指导全市公安机关及时打击处理一批涉案嫌疑人,并将被骗钱款返还受害人。
与此同时,上海市反诈中心持续优化“接报快处”机制,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挽回受害人损失。不久前,反诈中心接到一起冒充熟人诈骗案件,接报后,中心立即会同属地徐汇警方两级联动、逐级查询,先后用时70分钟,累计关联查询19个银行账户,成功紧急止付95.4万元,为受害人挽回了近百万元被骗资金。
数据显示,反诈中心接到被骗群众报案后,坚持第一时间对涉诈银行账户资金进行紧急止付,想方设法实现被骗资金“拦截更早、损失更小”,3月以来累计止付查冻资金3500余万元。
加强宣传源头治理
近日,家住上海市金山区的陈先生收到一封名为“疫情补贴申报”的邮件,邮件内含一个二维码,提示扫码自助办理。联想到上午做核酸检测时社区民警的反诈宣传,张先生意识到这是诈骗,就及时向社区民警报告相关情况。
“千万不要扫码,这是典型的涉疫诈骗!”属地枫泾派出所民警沈辛松了解到情况后,立即上门对张先生开展全方位的防范宣传,并通过警民微信群提醒辖区居民提高警惕。
疫情期间像这样的反诈宣传,上海警方丝毫不曾懈怠。针对疫情期间多发的诈骗类型,上海市公安局会同市通信管理局,已部署3家运营商向全市手机用户发送反诈公益宣传短信4000余万条。
在社区,民警以核酸检测点为阵地,在维护秩序的同时,会同居村委工作人员、防疫志愿者通过发放传单、张贴海报等形式向群众普及反诈知识,引导20余万市民群众积极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
在方舱医院,民警利用执勤间歇,通过小课堂讲解、面对面交流等多种形式,强化以案说法,普及防骗知识,切实增强舱内市民群众的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
此外,警方还将警用无人机应用到反诈宣传中,在降低疫情防控风险的同时,利用无人机轻便灵活、传播范围广等特点,织密起一张全覆盖式、立体式的反诈安全网。
而对于那些被诈骗的企业单位,上海市反诈中心还及时发送《反诈提示函》,敦促涉事企业公司切实履行反诈主体责任,及时反查邮件系统安全漏洞,排查整改工作邮箱,特别是财务、行政等重点部门邮箱密码存在弱口令等隐患问题,从源头上做好防范措施。
随着“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的正式启动,上海警方还将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浓厚氛围和强大声势,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多发高发态势,有力维护市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编辑:田博群】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 1、罗江区召开大气污染防治 暨大春秸秆禁烧工作会议
- 2、帝欧家居:控股股东及实控人签订股份转让协议 降低股权质押风险
- 3、上海:昨日本土病例出院266例 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2700例
- 4、四川新增本土“34+115” 涉疫阳性榴莲流入彭州、雅安
- 5、以老年人为目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免费之旅竟是“被骗之路”
- 6、上海:5月18日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重型患者203例 危重型60例
- 7、上海下一步将分两阶段鼓励支持企业恢复运营
- 8、四川广安新增2万个床位隔离点 隔离场所本周内完成交付
- 9、沈阳市铁西区海鲜批发市场疫情关联的各类密接者已全部落实分级管控措施
- 10、西宁18日无新增确诊病例 “黄码医院”将面向市民开放
-
深圳:海运货量大幅增长 外贸进出口回暖
央视网消息:4月份以来,随着疫情好转,深圳外贸进出口出现了明显好转,海运货物吞吐量明显增长。来看记者的报道。 李洋杰是一家综合型物流
-
科技阻截纵深防范 解码全民反电诈“密码”
“您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了吗?” 国家反诈中心App目前已受理群众举报线索1466万条,向群众预警2 3亿次,为人民群众筑起一道反诈防诈的
-
疫情期间骗子猖獗 上海警方精准“隔离”涉疫类诈骗
疫情期间骗子猖獗 虚假购物类诈骗案多发 上海警方精准“隔离”涉疫类诈骗 本报记者 余东明 □ 本报见习记者 张海燕 “您好,张先生,我
-
山西交城县一化肥厂锅炉房发生爆炸 造成3死2伤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5月18日晚,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贾家寨村一化肥厂锅炉房发生爆炸,造成3人遇难2人受伤,现场救援已经结束,事故原因
-
“试衣员”兼职骗局:赚的几百元没焐热就被骗走几万元
赚的几百元没焐热就被骗走几万元 记者调查“试衣员”兼职骗局 □ 本报记者 赵 丽 □ 本报实习生 谭兰惠 “成为试衣员免费收各种快递”“
-
大连警方探索打击整治养老诈骗新思路
被骗的养老钱怎么才能追回来? 大连警方探索打击整治养老诈骗新思路 □ 本报记者 韩宇 “小张,你保住了我的养老钱,好样的,人民警察好样的
-
北京通州:31个快递网点未严格落实防疫措施被责令整改
中新网5月19日电 “北京通州发布”微信公众号今日发布通报称,5月18日,通州区邮政快递行业疫情防控工作督查检查专班对区内14家邮政快递企
-
西宁卫健委:尽早实现“动态清零”
中新网西宁5月19日电 (祁增蓓)18日晚,青海省西宁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应海涛在青海省西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新闻发布会上介
-
四川广安19日零时起实施全市交通管控
广安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发布通告,决定自5月19日0时起实施全市交通管控,具体内容如下: 一、广安全市居民严格落实《广安
-
北京的您居家办公了吗?有人每天省了6小时,有人全天在线
“居家办公”成了这波疫情发生以来的职场第一关键词。大家对于居家办公的感受如何?是惬意还是增添了新的烦恼?在以后的工作中是不是能有居